在成都世运会如火如荼之际,赛场外的四川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正忙得不亦乐乎,忙着洽谈合作、扩能升级、创新研发。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文露敏在活动现场发现,这些企业正积极寻找新商机,开发新产品,为四川体育用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。
“你们是做羽毛球运动装备的吗?就在成都青白江?”四川涵达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衍军惊喜地发现,他一直在寻找的合作伙伴竟然就在展位隔壁。在交流中,李衍军与南极风羽毛球西南分公司负责人互留了联系方式,为未来合作奠定基础。
成都世运会开幕在即,赛场内外都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。在江滩公园举办的四川省体育用品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暨“运动精品”市集上,企业们正积极寻找新商机。李衍军表示,羽毛球市场近年来火爆,他们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挖掘这一市场潜力。
据统计,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3.7万亿元,增加值近1.5万亿元,成为扩内需、稳增长的重要力量。四川省体育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达到500亿元,制造及关联企业1700余家,其中规上企业近250家。活动现场展示的“川字号”体育产品涵盖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网球、羽毛球、运动康复等运动用品。
成都伟民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客户业务部经理段保平表示,公司已在四川绵阳、达州等地布局10余家直营门店,希望在活动中寻找更多合作伙伴,实现门店在四川21个市州的全覆盖。
在四川省宏冠碳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上,记者看到了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匹克球拍。该企业总经理杨永胜介绍,仅去年就卖出了5万支匹克球拍,目前仍保持不错的增长势头。南极风羽毛球西南分公司也带来了自研的羽毛球拍穿线机,该产品在展会上面世后,已获得不少专业羽毛球装备店、俱乐部的订单。
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统筹运用各项政策措施,支持体育用品制造领域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,打造优质“四川造”体育产品,更好引领激活有效需求。同时,还将持续加强线上线下产销对接,帮助企业搭平台、抢订单、拓市场。